2024年“类器官中的细胞世界”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0月22-24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旨在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各领域研究者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产学研项目的发展与落地。
2024
2024年10月1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及上海健康生活促进会类器官技术与临床转化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类器官临床与转化论坛暨基于临床病例的骨肿瘤骨病多学科诊治学习班”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在2024年10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科学委员会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听取了新替代方法小组(New Alternative Methods subcommittee)的最新进展报告。该报告的题目为《Potential Approaches to Drive Future Integra...
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在肺癌药理学中使用的各种3D细胞培养模型,包括球体、类器官和工程化组织模型。3D细胞培养系统能够模拟肺肿瘤的空间结构和微环境,提供了对肿瘤进展、转移和药物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这些模型在个性化医疗和新药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识别新的治疗靶点并帮助理解对传统疗法的耐药机制。
一文读懂类器官、器官芯片与类器官芯片
2024年,上海市医学会发布的《本市医疗机构可开展的新增医疗技术目录》明确指出,肿瘤类器官的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由病理科负责实施。借助类器官技术,病理科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准确性,而且为患者量身定制更为精确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包含超过100种不同的组织学亚型。这些肿瘤的稀有性及其异质性使得开发有效治疗手段面临重大挑战,而目前已批准的治疗策略在响应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ice Soragni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快速构建多种稀有肉瘤的个性化类器官模型,对肉...
本研究提出的标准化指南为人类肠道类器官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框架,强调了培养条件、质量控制和功能评估的重要性。本文对肠道类器官的生产进行了标准化和评估。该过程包括选择细胞来源和对细胞制备的全面体外表征。对肠道类器官的评估涉及对类器官功能和身份的彻底分析,以及严格的储存后质量控制措施以便于样本库存储...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关于《模型引导的罕见病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指导原则明确将类器官模型等新技术纳入定量药理学的数据来源。
未来的血管化类器官技术应致力于创建具有器官特异性微血管的系统,并通过动态血管网络连接多个器官,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生理条件。这种技术的进步将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提供更为强大的工具。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因推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对于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学术界沸腾了,就连本人都直呼“没想到”!10 月 8 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 John J. Hopfield 和加拿大...
本文综述了利用类器官研究肿瘤中EVs的相关文献,指出类器官与EVs结合的潜力,可以显著推动癌症生物学的研究和新疗法的开发。研究表明,肿瘤源性EVs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此外,类器官能够有效地模拟肿瘤对EVs的反应,为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药物反应提供了理想模型。
国际类器官鼻祖Hans Clevers,目前担任罗氏公司(Roche)药物研究与早期开发(pRED)主管,这也是他在学术界贡献40多年后,首次全职来到工业界,于2023年接受了采访,讨论了类器官在药物发现和开发中的作用,相关对话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
世界药师日——致每一位药师,节日快乐!
AI的应用为类器官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极大推动了我们对器官发育及疾病进展的理解。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有望为临床医学带来变革,开辟新疗法与治疗策略。
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PDO),是通过患者来源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三维(3D)细胞培养系统建立的、与患者肿瘤特征高度相似的一种立体模型,由于这种类器官与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特征、药物敏感性、遗传稳定性等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且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与稳定传代,因此肿瘤类器官已逐渐被推荐为临床指导个性化...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实验室在 Cell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题为APOE3ch alleviates Aβ and tau pathology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human APPNL-G-F cerebral organoid model of Alz...
干细胞衍生类器官技术在牙齿再生领域迎来新突破!90%成年人都有牙齿损伤的问题,饱受牙病困扰。为研究成年人牙齿重要组成部分——牙釉质,拓展干细胞治疗牙病新思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对牙母细胞诱导分化,衍生出可分泌牙釉质蛋白的“微型牙齿”类器官,实现了细胞疗法治疗牙病的“飞跃”,相关研究结论以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为例,从2016年开始开展ATP-TCA肿瘤单细胞悬液药物敏感性检测,已完成“知情同意→临床样本取样→单细胞制备→细胞培养与检测→出报告→临床收费 ”的全链条肿瘤原代细胞药物敏 感性检测标准化操作体系,为PDO临床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PDO个体化药物敏感...
本研究建立了胆管癌(CCA)类器官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或PBMC纯化获得的T细胞共培养体系,发现共培养系统通过减少活体类器官细胞数、增加凋亡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释放展示了有效的抗肿瘤类器官免疫响应。本研究中提出的共培养方法可以作为检查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有效性的有用工具...
2024年8月30日-9月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办,西湖实验室和西湖大学联合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题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本次专题研讨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组织的高层次战略性学术研讨会议,以类器官构建与细胞集群可塑性为主题,密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
近日,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IBEC)领导的一项研究(《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IF=29.4)表明,他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制造出具有复杂血管系统的肾脏类器官,这个通过3D肾脏类器官与内皮类器官结合而成的类器官组装体“微型肾脏”,在某些特征上类似于人类肾脏。这项研究不仅...
ALI-PDO培养技术的使用,有可能在开发更多生理相关的组织模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拥有广泛的实验用途,用于药物发现、疾病建模、个性化医疗等多个方面。
2024年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384564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83126项。本文汇总几个方便检索所有的国自然资助项目的靠谱网站。
《Cell》:Hans Clevers团队首次从人胎大脑组织衍生类器官,开辟脑肿瘤等脑发育相关疾病的治疗新思路。
皮肤类器官作为一种新型的类器官模型,不仅能高度模拟皮肤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在不同体外环境下还原较为真实的皮肤生态,还可以应用于皮肤发育研究、皮肤疾病病理研究及药物筛选等领域。三维皮肤类器官进行体外环境模拟培养,可以改善现有2D模型培养细胞类型单一、缺乏细胞与ECM间相互作用、无法在体外自组织...
先觉生物拥有经验丰富类器官团队,总结的培养肿瘤类器官培养体系操作简单而又效果极佳。先觉肿瘤类器官培养基可促进各类癌种类器官体外构建和扩增的培养基。该产品为无菌的液体混合系统,含有维持目的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生长因子等。该培养基的独特配方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细胞所需营养环...
祝贺先觉生物“光固化可降解微气泡水凝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类器官因其独特的类组织结构与特性,可应用于组织再生、药物筛选、疾病模型构建等领域。在未来,可以通过设计新型水凝胶体外培养类器官进而构建疾病模型,直观地研究疾病的发展过程,这将极大地推动人类医疗体系的进步。
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在消除疾病和遗传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突变基因替换为正常基因有可能成为未来医生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类器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尝试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开发新的类器官模型,挖掘类器官的潜力。通过改变不同类器官的基因可以极大地帮...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人胃肿瘤类器官构建、质量控制与保藏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区医院、厦门大学共同起草。
近年来,3D类器官已成为一种强有力工具,能够对健康和疾病条件下的人体组织组织和发育进行前所未有的研究。尽管已经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内的各种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子宫内膜)建立了类器官,但直到本篇文章发表之前还缺乏真正的宫颈上皮人类类器官模型。
类器官相关团体标准最新汇总。文末扫描二维码下载团标PDF原文。
NK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毒性效应淋巴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帮助控制感染和肿瘤。NK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两个主要机制是:它们可以识别MHC-I类分子表达下调的细胞(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均表现出的一种免疫耐受现象),或与肿瘤细胞上表达的应激诱导配体结合(如MICA或MICB,它们可与NK细胞上表达的NKG2...
近期,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最新发表有关肿瘤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建立的大样本研究,今天为大家提供最新的我国类器官样本库领域的研究进展。类器官样本库作为肿瘤研究和精准医疗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能够高度重现原发肿瘤的特征,为高通量药物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肿瘤...
为了促进免疫治疗药物的发现,本篇文章基于T细胞结合胰腺肿瘤类器官模型开发建立了一种新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成功筛选出能改善肿瘤免疫原性的表观遗传调节药物,这类药物能明显增强鼠和患者来源的胰腺导管肿瘤类器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应答性,因此该筛选平台显示出很好的临床前预测运用前景。其研究成果发表在《A...
目前卵巢癌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成为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本文第一篇综述指出,仅仅依靠药物分类已不足以解决耐药性挑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不同药物的耐药机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新发现,探讨未来卵巢癌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的第二篇文章是关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进化特征的研究。该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基因组分析方法,可...
2024年7月30日,《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布了《子宫颈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应用探索专家共识(2024年版)》。该篇共识由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产科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联合撰写,是类器官领域的第5篇中文版专家共识。本篇共识除了强调类器官在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重...
2024年8月1日—7日是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 共建生育友好”。母乳喂养能促进母体自身的修复,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还能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可以指导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本研究通过对接受多线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建立PDO样本库,发...
目前,一种个性化的体外肿瘤系统是最佳选择,该系统包含免疫TME的组成部分,能够模拟新型免疫疗法的多样性以及特定亚群的临床益处和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理想的系统应该源自患者,能够复制肿瘤的结构和细胞成分,包括浸润的免疫细胞。然而,现有的2D细胞系和传统的3D类器官模型通常只模拟了没有免疫细胞的肿瘤上皮细...
个性化、定制化癌症治疗已成为科研和临床治疗不断追求的目标。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技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始终无法完全复现肿瘤在人体内的真实生长环境。循环肿瘤细胞来源的类器(CTC-Derived Organoids),通过从患者血液中提取循环肿瘤细胞(CTCs),培育出能够模拟原肿瘤三维结构和生物...
2024年7月2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肝炎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World Hepatitis Day),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肝炎日”,目的是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积极预...
新型药物筛选和疾病建模平台--类器官芯片平台整合了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两种技术路线的优势,不仅具有类器官在重现来源组织功能和生理结构上的优势,还实现了器官芯片在微米尺度上的流体操控以及微环境调控。然而,缺乏功能性血管一直是这项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大部分的类器官缺乏血管网络的支持,严重限制了其形态大小和发...
肿瘤类器官资源库(XJ-ORB 1.0)核心技术实现了患者来源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三维(3D)培养和保存、传代,可提供完整的生物及肿瘤特性测评,同时构建了贯穿样本收集、背景信息整合、模型建立与评价、临床预后跟踪以及类器官模型的保存和传代等各个层面的高通量、数字化平台,为个性化及精准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
类器官是从人体细胞,如干细胞或特定类型的成体细胞,培养出的类似真实器官的三维结构。这些类器官能够模拟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随着这项技术逐渐的普及,以类器官培养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的技术,其中利用培养的类器官与不同种类的细胞混合培养,即类器官共培养技术,从而模拟复杂的...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在JNCC上发布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本次发布的结果为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联合测算,与IARC发布的GLOBOCAN 2022的中国数据保持一致且同步发布。中国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国内外一致认...
刚刚发布!官方已经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接收和受理情况。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集中接收工作于2024年3月1日开始,截止时间为3月20日下午4时。在此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来自2485个依托单位提交的14类...
本研究表明,羊水样本中收集的细胞可生成多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类器官,而无需终止妊娠。这些类器官或提供了了解孕晚期发育的手段,有助于对开辟产前医学的新领域。这是首次利用怀孕期间采集的细胞培育出类器官,这有望帮助医生在胎儿出生前监测和治疗先天性疾病,并为子宫内的胎儿开发个性化疗法。
本文介绍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过程中,用于评估在研药物小鼠体内药效的动物模型:CDX(患者源性肿瘤细胞系,Cell Line-Derived Xenograft)、PDX(患者源性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O(患者源性肿瘤类器官,Patient-Deriv...
2024年7月8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主题是:克服障碍,防治食物过敏。由来起于2005年,WH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今天我们来解读一项于2023年1月26...
近期,国内团队发表重要综述 Organoi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ancer therapy,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不同肿瘤类器官培养方法的关键因素。从肿瘤组织中通过机械或酶解获得肿瘤细胞,用几乎相同的基础培养基进行培养,而细胞因子是肿瘤类器官培养成功的决...
全球有超过7000种罕见病没有治疗方法,其中只有约400种正在进行研究,很大原因就是缺乏模拟这些疾病的动物模型,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也面临相同困局。如果说有一项技术有望将新药研发带入“低风险、低投入、高回报”时代,那么“类器官芯片”或将是其中之一。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等仿生技术因其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部...
肺癌是导致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癌的治疗选择主要包括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尽管在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20%,迫切需要开发更可靠的临床前模型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来源类器官已经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模型,可用于快速...
2024年6月28日,是第四个“国际新生儿筛查日(INSD)”。这是由国际新生儿筛查协会(ISNS)、国际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组织(IPOPI)和欧洲免疫缺陷协会(ESID) 等倡议下联合发起,共同宣传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5万名儿童被诊断患各种癌症,约9万名儿童死于恶性肿瘤。...
PDOs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体外模型,已成为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工具,在转化研究、新药研发以及个性化医疗领域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药物研发领域,类器官技术正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基于器官芯片模型的临床前疗效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2年7月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首次...
目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不同肿瘤组织生物学特征不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巨大个体化差异,仅凭经验式治疗而忽略个体差异往往使得总体疗效不佳。类器官作为高度还原肿瘤异质性的高仿生模型,与原代组织保持了高度一致的形态、基因突变以及微环境,可以为肿瘤患者药物敏感性的高通量...